中国科技通讯-2016年第三期
2017-01-19 05:44

中国科技通讯(NEWSLETTER

NO.3


 

l       国际科技合作动态

美国能源部助理副部长到访科技部

 

         2016128日,美国能源部助理副部长到访科技部,就中国与美国在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CEM)机制下及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COP21)期间宣布的“创新使命(Mission Innovation)”倡议下开展的合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双方回顾了多年来在CEM机制下开展的合作,并重点围绕将于美国举行的第七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CEM7)和将于中国举行的预备会(CEM7 Prep)的筹备情况交流了意见。双方还就CEM指导委员会及其下设工作组、CEM秘书处的设置,“电动汽车2.0EVI2.0)”倡议落实以及“创新使命”下一阶段工作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来源:科技部,20160214日)

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会见ITER理事会欧盟代表团团长一行

         2016115日上午,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会见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国际聚变能组织(ITER组织)理事会欧盟代表团团长、欧盟能源总司副司长托马斯先生一行。双方就ITER计划现阶段执行过程中的重要议题,如项目长期进度、独立评估及第一等离子体时间等深入交换了意见。阴和俊副部长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ITER计划,并对各方在ITER计划共同努力下所取得的瞩目成果表示了肯定。阴和俊副部长在会谈中强调,核聚变能源对环境和未来能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ITER计划在推动技术发展、促进政府间合作以及科学人员交流方面将产生深远影响。随后,双方深入交换了对ITER计划现阶段主要挑战和存在问题的看法。

(来源:科技部网站,20160206日)

第二届金砖国家科技创新资金资助方会议在京召开

2016119-20日,第二届金砖国家科技创新资金资助方会议暨第一届资助方工作组会议在京召开。来自金砖五国的代表近40人参会,会议由主席国俄罗斯代表主持。

金砖国家是新兴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合作机制。近年来,金砖国家间科技创新合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为落实20153月在巴西召开的第2届金砖国家科技创新部长级会议、20157月在俄罗斯召开的首届金砖国家科技创新资金资助方会议以及10月在俄罗斯召开的第3届金砖国家科技创新部长级会议精神,来自金砖五国各资金资助方的代表聚集北京,共同探讨了金砖国家联合征集项目的重点领域、资金安排、资助原则、资助机制以及工作组运行等重要内容并就多个议题达成了共识。

会议商定金砖五国将启动联合征集项目,计划于年内发布首批项目征集指南。

(来源:科技部网站,20160206日)

 

l       科技改革与创新

科技部长谈科技改革与创新发展

         20162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题为“科技改革与创新发展”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透露,“十二五”以来,我国科技资源配置、计划管理改革、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评价等重大举措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持续努力,我国重大成果和顶尖人才不断涌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步入“三跑并存”的历史新阶段。

科技创新支撑国计民生

         科技创新加速突破应用,正在推动新动能不断成长,促进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科技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重大科技项目形成新产能。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0.9%增加到55.1%。二是战略高技术贴近民生进入市场,创造新市场新消费。

四方面加强我国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前沿探索是一个国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关键。首先是完善支持基础研究的体制机制。第二是要强化前瞻布局。第三是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基地建设,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以及建立在企业的重点实验室。第四也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

发展众创空间 服务实体经济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全国有近500个众创空间和将近700个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以及产业园区形成了接续有序的创业生态。未来还要加快发展众创空间、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一要引领众创空间越来越多地向实体经济发展;二是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围绕主营业务方向开放市场资源、装备资源等和中小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广大创客共同创新创业;三要支持科研院所、高校围绕优势专业领域建设众创空间,开放科技资源、设备、人力资源,带领青年人创新创业;四要在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一批围绕众创的平台;五要引导社会成本投入,创造人才交流机制。

(来源:科技日报,20160225日)

 

中国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增长

据《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3015.6亿元,比上年增加1169亿元,研发投入强度已连续两年超过2%,且呈持续上升态势。企业、政府所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7.3%、14.8%和6.9%。企业支出研发经费1006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增速分别比政府所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高2.8个和6.1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的贡献为84.2%,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

(来源:科技日报,20160107日)

中国成为世界知识产权增长主要推动者

         2015年版《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指出,2014年中国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的申请量均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知识产权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2015年版《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开篇明确表示,在全球经济前景不明的形势下,知识产权活动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仍强劲增长。中国是世界知识产权增长的最主要推动者,而且作用比以往更加显著。

报告指出,2014年全球共提交了约270万件专利申请,比2013年增长了4.5%。中国的专利申请量为928177件,位居世界第一,超过了排名第二和第三位的美国和日本的总和。美国和日本的专利申请量分别为578802件和325989件。

         报告同时指出,2014年共授权约118万件专利。全世界所持有效专利总共约为1020万件,其中美国占24.7%,日本占18.8%,中国占11.7%。根据报告,2014年世界商标申请量比上一年增长6%。中国位居第一,共提交222万件申请,比2013年增长18.2%。美国和欧盟名列第二和第三位,分别为471228件和333443件。在工业品外观设计方面,中国申请量为564555件,比上年下跌14.4%,但仍居世界首位。其次为欧盟和韩国。2014年植物品种保护申请量比上年增长3.3%。欧盟共同体植物品种局受理的此项申请最多,共有3625件,其次是中国和美国,分别是2026件和1567件。

(来源:科技日报,20151216日)

美国专家谈中国创新

尽管与创新强国还有一定差距,但中国已决心加快成为全球创新强国的进程。中国的创新之路到底应该如何走?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费和中国研究项目副主任、中国商业与政治经济项目主任甘思德教授表示,中国创新的主要优势表现为三个方面,庞大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队伍、巨大的国内市场,以及强大的制造业。中美创新对话机制美方专家成员、中国国家友谊奖获得者丹尼斯·西蒙博士认为,中国的创新优势体现在五大方面: 一是人才优势,中国高校培养出了未来成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足量人才,中国工程领域的博士数量也超过了美国。二是经费优势,中国创新的主要优势还在于有着充足的经费保证,中国研发经费过去五六年实现每年超过20%的增长。三是设备优势,中国现在还拥有着世界一流的研发设备和设施。四是强大的制造业优势。五是巨大的市场优势。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计算机分会前主席、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国际科技政策和国际事务副教授戴维·阿兰·格里尔博士表示,中国创造性人才不仅队伍庞大,而且具有全球视野。他认为是中国的开放政策使中国学者能到国外学习新思想,并进一步把这些思想带回了中国。

(来源:科技日报,20151210日)

中国的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发布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承担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5》在京发布。

报告指出,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排名前9位依次为江苏、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天津、重庆和安徽,与2014年相比没有变化,同时福建省取代湖北省位列第10。报告显示,创新综合能力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从2014年的第27名跃升至2015年的第21名,这主要得益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知识获取能力排名和创新环境排名的大幅度提升。此外,贵州省和海南省的排名上升情况也较为突出。

报告还指出,名次变化的情况说明,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创新动力多元,且保持相对稳定;一些二、三梯队地区,创新能力比较依靠资源和投资驱动的模式,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新常态发展模式的影响,出现下滑倾向。不过,这与地理位置关系不大,一些地处西北的省份,仍然实现了创新能力排名的上升。

目前,区域创新能力基本形成稳定格局:东部地区排名稳定,且领先地区的优势逐渐扩大;中西部地区整体仍然偏弱,且呈周期性波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创新有待提升,亟须激活创新活力。值得注意的是,东北三省的综合排名已经连续两年整体性下滑,河北省创新能力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短板。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存在一个“长尾”现象:以江苏、广东为代表的领先省份,基本遥遥领先,但拖着一个长长的尾巴,即广大中西部地区。一大批地区处于投资和要素驱动阶段。这些地区科技要素基础薄弱,市场化水平低,创新创业环境较差,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培育才能实现创新驱动的转型。

(来源:科技日报,2015127日) 

中国迎来第四次创业浪潮

2015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在京发布,报告指出我国正迎来第四次创业浪潮,学历高、技能高、创业志向高的新生代创业者主导着创新驱动型创业。《报告》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出现过三次创业浪潮,第一次是从改革开放之初到1984年,第二次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第三次是2002年至2004年。2012年以来,中国开始进入第四次创业浪潮,特别是2014年以来,每天新注册企业的数量平均都在1万户以上,全社会表现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极大热情。

当前中国的创新创业活动表现出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创业带动就业作用日趋明显,技术创新引领创业潮流等八大特点。目前,大多数行业的城市创业活跃度高于农村,且更多集中于第三产业,加快了就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创业主体日益多元化,以大学生、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体的产业格局正在改变。调查显示,新生代创业者中研究生和博士(含博士后)占比为37.55%,新生代创业者普遍具有学历高、技能高、创业志向高的“三高”特点,主导着创新驱动型创业。创业者经验丰富,工作几年再辞职创业者的比例占到91.8%。决定创业前,创业者对所创行业了解度达到87.97%。调查显示,对“放弃就业、选择创业”的选择满意度为85.19%,不满意不到1.5%。对大多数创业者而言,创业作为人生难得的历练过程具有积极的正向效应。

(来源:科技日报 201511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