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纽约总领馆举办“媒体沙龙”解读中国调整疫情防控政策相关问题
2023-01-14 14:00

2023年1月13日上午,驻纽约总领馆举行领区“媒体沙龙”思想交流餐会(Media Meeting of Minds),馆发言人钱进副总领事向领区媒体介绍中国抗疫总体形势及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华尔街日报》、美国广播公司(ABC)、《南华早报》、《世界日报》、《侨报》、美国中文电视及《中国日报》、中新社等媒体派员出席。

关于中国抗疫总体形势及成效,钱进表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方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疫情最严峻、病毒最凶恶时期,调集一切资源、不惜一切代价,尽最大努力保护每一位中国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患者。3年来,中方有效应对全球5波疫情流行冲击,有效处置国内100多起聚集性疫情,避免了致病力相对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等大范围流行传播,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也为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医疗等资源的准备赢得了宝贵时间。中国疫情流行和病亡数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人均预期寿命从77.3岁提高到78.2岁。世卫组织专家组来华考察时,对中国成功压低疫情发展曲线表示钦佩,对中国抗疫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方创造了奇迹。

中国不仅维护本国人民生命健康安全,还积极呼应国际社会团结抗疫,率先提出将疫苗作为国际公共产品。我们说到做到,迄今已向全球提供20亿剂疫苗和大量抗疫物资,并向世卫组织提供捐款,中国本着公开透明的负责任态度,从疫情一开始就同各国分享信息,助力国际社会应对疫情。

疫情发生以来,驻纽约总领馆向纽约、新泽西等州累计捐赠N95口罩2.5万个,KN95口罩1万个,医用外科口罩4.9万个,防护服2000套,防护手套7.5万双,护目镜1000个等防疫物资,积极协助纽约、马萨诸塞、俄亥俄、宾夕法尼亚等州自华筹集大量防疫物资,推动有关州同中国友好省市举办抗疫经验交流会。领区各界也在中方疫情最吃紧之际提供了宝贵抗疫援助。双方共同谱写了守望相助、患难与共、感人至深的人间大爱乐章。

今年元旦3天假期里,中国境内旅游人次突破5200万,收入265亿多元人民币。事实上,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武汉、重庆、广州,当地民众正纷纷走出家门,商场里人头攒动,餐厅里顾客盈门。随着一年一度中国传统佳节春节的到来,我们熟悉的“烟火气”正在回归。这正是中国政府基于科学理性分析判断,对疫情防控措施及时优化调整的结果。

关于外界指责中国疫情数据不透明,钱进表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方一直本着公开透明的态度同国际社会分享有关信息和数据,第一时间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为各国相关疫苗和药物研制作出重要贡献。中方长期与世卫组织保持密切合作,与世卫总部、西太区和驻华代表处三级机构保持着密切畅通的沟通交流渠道。据不完全统计,新冠疫情报告以来双方就新冠疫情防控、救治、疫苗研发、病毒溯源等技术交流至少已有60余次。同时,中方还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10多个国际组织,共同举办疫情防控技术交流活动300余场,毫无保留分享中国抗疫经验。中方还向34个国家派出37批抗疫专家组,在非洲、亚洲、南美洲等50多个国家举办援外医疗培训900多期,培训2万余人次。

中国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以来,中方已多次同世卫组织召开技术交流会议。去年12月9日,中国国家卫健委同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举行专题交流会,向世卫方面通报了中国疫情防控救治有关情况。12月30日,中方同世卫组织再次举行新冠疫情防控技术交流会,双方就疫情形势、医疗救治、疫苗接种等技术议题进行交流,中方专家深入阐释了优化防控政策的背景和依据,全面介绍了中国疫情形势。今年1月3日,中方应世卫组织邀请派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了世卫组织新冠病毒进化技术咨询小组会议,全面介绍了中国近期疫情形势和变异株等情况。1月5日,应世卫方面邀请,中方派专家参加了世卫组织成员国通报会,介绍了中国新冠疫情防控举措,变异毒株监测,新冠疫苗接种及临床救治等情况,并与成员国积极互动。我们也注意到,世卫组织表示,中方正在持续上传病毒基因测序数据,在过去几周加大了疫情信息的分享力度。1月11日,中方再次同世卫组织总部、地区和中国办事处举行了技术交流会,双方在前期沟通基础上,进一步就当前新冠疫情医疗救治、疫情形势、毒株检测、疫苗接种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此外,中方各相关部门近期还通过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分享中国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病毒基因序列。世卫组织曾多次向中方表示,中方同世卫组织举行的技术交流会开得非常好,取得了积极成效。中方提供的有关信息和数据有助于各国科学家了解病毒演变情况,树立了国际科学界对中国防控的信心。

事实证明,中方始终本着依法、及时、公开、透明的原则,同世卫组织保持着密切沟通,及时分享有关信息和数据。当前,中国的疫情形势是可控的。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我们会继续同世卫组织开展技术交流等活动。

中方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后就不再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很难得到完全准确的疫情数据。这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是如此。

全球对新冠死亡的判定标准主要有两类,一是因感染新冠病毒引发呼吸衰竭直接导致死亡;二是感染后28天以内全口径的死亡。通俗地讲,就是“因新冠死亡”和“伴新冠死亡”。中国从2020年以来,一直采取第一类死亡判定标准。在疫情流行和快速传播期,很难准确判断病死率是多少。中国已着手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全面收集疫情相关信息。将一如既往坚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的原则公开死亡和重症病例。

事实上,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的新冠病毒开源数据显示,疫情暴发后3年内,美国几乎流行过所有新冠病毒变种毒株及其分支,是存在新冠病毒变种毒株最多的国家之一。当前,新毒株XBB.1.5成为美国上升势头最快的毒株,已引发美国内超40%的感染病例。美方应当及时、公开、透明地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美国内疫情信息和数据,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传播。

关于中国政策松绑原因及是否准备不足,钱进表示,在抗疫斗争中,中方始终坚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调整优化防控措施。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和毒力明显减弱,病毒造成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中国民众更关心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生计。人民有所求,政府就要积极呼应。在参考别国实践经验以及中国医疗救治、病原检测、疫苗接种等能力持续提升基础上,中方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将工作重心由“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这一及时、必要的防疫政策“换档”,是科学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战略、长远之举。

随着防控措施的调整优化,中方相关部门积极扩充医疗资源,建立分级分类诊疗机制,提高药品产能供给,调集一切资源保护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孕产妇和儿童等重点人群,千方百计降低重症,减少死亡。目前,中方已为14亿人口总计接种疫苗超过34.6亿剂,接种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总人口的92.9%和90%,其中60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接种率超过90%,加快推广老年人接种疫苗已取得积极成效,成功保护中国人民渡过疫情最危险阶段。中方还在不断推进疫苗升级,提高疫苗效力,更好应对病毒变异。

中国的新冠疫苗种类已超过10种,涵盖多种技术路线和接种方式,疫苗有效性得到多国科学家和科研机构认可。我们建有全球最大规模的新冠疫苗生产线,年产量超过55亿剂,能够满足“应接尽接”需要。再看解热镇痛药的产能,目前中国每天可生产1.9亿片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两类药物,环比提升超过4倍。中方按市场原则推进国际医药合作,已批准进口辉瑞等国际厂商生产的新冠治疗药物。

中国重症医疗资源总体充足。截至去年12月25日,全国重症医学(含综合和各专科ICU)床位总数18.1万张,储备可转换ICU床位10.48万张。全国重症医学医师10.55万人,重症专业护士达28万人,储备可转化重症床位医师12.08万人,可转化床位护士22.09万人。

关于外界对中国旅客实施入境限制措施,钱进表示,中方发布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和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之后,多国表态予以欢迎,但也有少数国家宣布对来自中国的旅客采取入境限制措施。对此,中方以最大诚意、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有关国家进行了充分沟通,详细介绍中方优化调整防疫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当前中国国内疫情形势。但令人遗憾的是,少数国家罔顾科学和事实,仍执意针对中国采取歧视性入境限制措施。对此,中方坚决反对。

一些人担忧中国可能出现新的变异毒株。事实上,根据世卫组织1月4日发布的消息,中国卫健委提供的病毒基因数据显示,当前中国主要流行毒株同其他国家提交的中国感染旅客病毒基因序列一致,没有发现新变种或显著突变。

我们再次呼吁各方从事实出发,科学适度制定防疫措施,不应影响国家间正常的人员交往和交流合作,不应有歧视性做法,更不应借机搞政治操弄,避免将防疫政治化。中方愿继续与各方保持密切沟通,因时因势不断优化调整防疫措施,共同为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促进团结抗疫和世界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关于中国经济形势,钱进表示,此次调整是基于科学判断做出的正确决策,有利于释放中国经济潜力和活力,确保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畅通,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增长,是对中国人民和世界负责任的举措。

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6.6%,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30%。2021年,中国GDP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达到18.5%,对外贸易总额6.9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始终是全球繁荣发展的正能量。相信随着中方疫情防控新举措的出台,不仅中国国内的经济复苏将大大加快,也将极大促进全球人员、资本和技术流动,为全球供应链提供强有力支撑,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复苏。

然而近期,有西方媒体报道称,中国国内疫情将影响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拖累世界经济复苏。这种论调别有用心,完全同事实背道而驰。

事实是,中国疫情防控政策既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又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过去三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4.5%左右,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球贸易动能转弱背景下,中国积极扩大开放,向全球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挥了关键作用。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增至6.9万亿美元,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去年1至11月,中国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增长11.9%,为世界经济稳定和全球贸易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政府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后,包括世界贸易组织、经合组织等在内的国际组织负责人都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认为这将有助于支撑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近期,多家国际投资机构纷纷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许多外国在华商会认为有关措施将重振投资营商信心,恢复市场乐观情绪,中国将继续成为外资优先投资目的地。美国银行近期一项调查显示,认为中国经济会出现更高增速的基金经理比例从去年11月的13%升至目前的约75%。

当前,中国疫情形势整体向好,不少省市已渡过疫情高峰,生产生活加快恢复正常。随着需求逐步回升和政策效应叠加,中国经济社会活力将进一步释放,为世界各国带来更大机遇。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复苏“稳定器”和增长“发动机”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钱进并就赴华签证等问题回答记者有关提问。